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实习生 王芮
清晨的318国道,阳光刚刚掠过雪山之巅。
在海拔4000多米的某个转弯处,一辆橙蓝色的咖啡车静静停驻,车尾支起的遮阳棚下,高重晖正专注地调试着咖啡机。在这里,水的沸点只有88℃,他必须比平时更耐心地等待一杯咖啡的诞生。
两个多月前,这位来自浙江平湖的80后创业者,与伙伴一起载着几十公斤咖啡豆,踏上了这段高原咖啡之旅。曾经的烤肉店老板、饰品店店主,如今已成为318国道上独特的“咖啡游牧者”。
咖啡车 图源:受访者
从城市到雪山
80后创业者的新选择
高重晖的创业之路并不顺利。他曾在老家经营烤肉店,也开过女性定制饰品店,但接连的失败让他陷入迷茫。2022年,他的烤肉店被迫关门。“那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,感觉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。”失落之余,他决定换一种活法——骑上摩托车,独自驶向西藏。
展开剩余77%“刚出发时,感觉自己总是死死抓着过去,放不下。”在这次长达数月的旅行中,高重晖穿越了西藏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
当壮阔的雪山、无垠的草原在眼前展开时,他忽然觉得,曾经的执念变得微不足道。“在城市里,我好像一直在重复同样的模式,但走出来后,才发现世界很大,人其实很渺小。”
路上的风景 图源:受访者
正是在这段旅途中,一个偶然的发启发了高重晖,在广袤的西部,优质的咖啡资源极其匮乏。在路上喝到过一次咖啡车的咖啡后,一个想法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:能不能把爱好和旅行结合起来,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?
尽管起初遭到家人的反对,但经历过多次创业失败的高重晖这次异常坚定。“我觉得可能在城市里面发展并不是我想的样子,是不是出来看一看、试一试,照自己的想法走一走会好一点。”他这样说服了担忧的父母。
于是在2025年,他与一位咖啡师朋友一拍即合,开着一辆改装咖啡车,带着几十公斤的咖啡豆,再次驶向西藏。这一次,他们的目标很明确:一边旅行,一边卖咖啡。
咖啡车与路上的风景 图源:受访者
平衡爱好与生存
边旅行边听故事
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卖咖啡,远没有想象中浪漫。
高重晖的咖啡车行驶在318国道上,但高原的残酷很快给了他“下马威”。在然乌湖路段,剧烈的颠簸直接震断了车子的后桥减震支架,他们不得不停车维修;在海拔4100米的理塘,他的咖啡师伙伴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,整夜难眠。
更现实的问题是,这辆咖啡车经营状况远比高重晖想象的艰难。“最初踏上这段旅程时,我的想法很单纯,认为要把自己包装一下,以一种挺专业的姿态,可能就能获得自己理想的回报。” 然而318国道很快教会了高重晖另一个人生课题,准备的商业计划失效。在川西路段,他们经常整天都卖不出一杯咖啡。“毕竟是海拔比较高的地方,大家不会愿意驻足停留。”
高重晖与合伙人 图源:受访者
“但也会有人被咖啡香气吸引,不知不觉就聊到日落。”这些意外的相遇渐渐改变了高重晖的心态,随着送出的咖啡越来越多,高重晖也看到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。“有人来车旁聊天,聊得投缘,我就直接送咖啡。”
在理塘东门,他们遇到了一群党员志愿者在寒风中疏导交通。看到这些人在高海拔地区辛苦工作,高重晖主动为他们做了十几杯咖啡。“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服务,值得一杯热咖啡。”
这样的“赠饮”已经成了高重晖的常态。截至目前,高重晖已经送出了700多杯咖啡,换来了无数陌生人的故事,也跟别人分享了很多自己对生活状态的感受。“以前创业失败时,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但现在明白了,人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活法。”
在这条世界海拔最高的国道上,高重晖找到了比盈利更重要的东西——用一杯咖啡的温度,连接起天南地北的故事。正如他所说:“赠人咖啡,手有余香。旅途中的感动瞬间,远比28块钱的标价珍贵得多。”
和旅客合影 图源:受访者
最近,高重晖开始尝试用镜头记录这段特别的旅程。“以前总觉得感受最重要,现在发现分享同样珍贵。”高重晖向记者分享了不少与各地游客的合照,以及沿途捕捉的雪山、经幡和朝霞。虽然目前只有一部手机作为拍摄工具,但他计划添置专业设备:“尽量把最纯粹动容的瞬间记录下来。”
如今,高重晖的旅程仍在继续。他将前往山南、日喀则,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绕云南边境线经过两广地区和福建,最后回到浙江。“或许有一天,我会在某个面朝大海的地方开一家咖啡馆。”
发布于:浙江省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